全球企业“疯抢”中国网球运动员 为什么这么火了?
2024-08-13 15:28:162011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李娜激动大喊一声后,躺在了红土赛场,接着她爬起身迎接全场的欢呼,那一年,她拿到了中国以及亚洲网球运动员首座大满贯奖杯。
而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郑钦文在击败最后一轮的对手后,同样顺势躺倒在了红土赛场,观众们起身为这位21岁的姑娘鼓掌,祝贺她赢下了亚洲首个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冠军;依然是这届巴黎奥运会,张之臻与王欣瑜组合拿下了网球混双项目的银牌,创下了中国代表团在该项目“零的突破”……
这届巴黎奥运会后,网球这门运动,在中国的基础普及度与商业价值将会迎来一轮暴涨。
据天猫数据,自8月3日郑钦文夺冠至8月5日期间,超200万人在天猫搜索了“小球”品类相关商品,其中网球相关装备搜索量同比增长300%。美团数据则显示,7月以来“网球”搜索量同比增长超六成,网球体验课、网球培训季度课包热销,网球运动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72%。
中国网球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不断取得突破性成绩的背景下,新加坡《联合早班》称,北京、上海等地的多个室内外网球场近期预订量爆满,不仅是场地难抢,各地网球场还上涨了价格。
结合水涨船高的网球运动热度,本文将重点解读以下几个问题:
就商业价值而言,哪些企业已经吃到中国网球崛起的背后红利?
就一门运动而言,网球为何在全球范围内有如此高的商业价值?
就营销趋势而言,为何说企业应重新审视中国网球的商业价值?
首先看哪些公司与品牌如今已站在了中国网球的商业C位。
以郑钦文为例,她11岁时就签约了知名经纪公司IMG,今年郑钦文的世界排名冲至第7位后,其背后已经站着劳力士、耐克、支付宝、兰蔻、威尔胜、麦当劳、伊利、霸王茶姬、佳得乐等知名企业与品牌,涵盖了运动配套、奢侈品、高端美妆、科技金融公司、连锁餐饮等多个领域。
《福布斯》公布的2023年度体坛收入最高的女子运动员榜单显示,郑钦文以7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00万元)位列第15名,其中有5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944万元)的收入来自10余家企业与品牌的商业代言等项目。
看完女单一姐,可以再看看今年同样进步很快的男单一哥张之臻。前不久,国泰航空宣布将为张之臻提供一年无限次搭乘公务舱的机票或一百万亚洲万里通里程数(即航司里程积分)的奖励,助力张之臻在未来的赛事中继续乘风破浪——今年4月,国泰航空官方宣布张之臻成为其新的品牌大使。
这次押对了。原因很简单,张之臻今年在网球场上表现实在亮眼——解锁澳网、法网、温网和美网四大满贯的正赛胜利,拿下7月ATP(职业网球联合会)最新世界排名的第31位(中国大陆男子网球选手的新纪录),外加一块巴黎奥运银牌。除了国泰,高端时尚运动品牌K·SWISS、智慧场馆头部企业橙狮体育、乳业巨头光明乳业、高品质商旅箱包品牌TUMI途明也早早邀请张之臻参与品牌代言。
网球为何有这么高的商业关注度?可以结合整个网球赛事的专业背景来看。
作为欧美传统的运动项目,四大绅士运动里,网球高居第一,因为它最初是王室和贵族的休闲娱乐运动项目,提倡高度的道德操守、细致的语言文化、严谨的行为规范,就目前来说,网球也是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一门运动,职业球员往往需要背靠一支训练团队以及一家专门的经纪公司。
而放眼全球,职业运动员都是相对稀缺的人才资源——2020~2022年,网球体育比赛一度大范围暂停,导致大量低排名选手因缺少比赛曝光而无法支撑团队运营,ATP(职业网球联合会)和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当时甚至为球员们发放过低保。
这种高端定位的圈层文化与专业程度,使得网球在世界级别的职业体育里的影响力,几乎仅次于足球。
正因如此,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作为网球赛事中规格和级别最高的四大满贯比赛,从来不缺赞助。据数据机构Data Snapshot统计,职业网球赛事每年单是依靠商业赞助,营收高达约25亿元人民币。
其中,在英国举办的温网历史最为悠久,英国王室成员、明星大咖、时尚达人经常来到现场观赛,堪称伦敦时装周之外的“第二秀场”,转播费也尤为昂贵,其2022年相关转播收入为1.8亿至2亿英镑。
与经常现场光膀子庆祝的足球不同,这门运动通常更讲究优雅,一直与“高奢”、“时尚”等标签深度绑定。今年澳网表现优异的郑钦文曾登上《时尚芭莎》《嘉人》两本五大刊封面。不少粉丝还专门前往《VOGUE》中国主编刘冲的账号留言,要求为“Queen Wen”预留封面。奥运会前夕,郑钦文还现身巴黎世家秀场,她的左边站着Vogue主编“时尚魔头”安娜·温图尔,右边则是法国影后于佩尔,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等国际巨星都与她合影。
受众人群的圈层,决定了网球的商业价值。此前供职于某知名体育平台网球频道记者Focus告诉《当代企业》,在网球领域,每一个冠军都弥足珍贵,球员通过赛事积累的积分和排名,也几乎与自身的商业价值直接挂钩,而头部网球运动员从来不缺赞助商。
据美国体育财经公司Sportico统计,2023年全球收入最高的10名女运动员中,网球运动员占了7席。网球的吸金力甚至一度逼近全球公认的“世界第一运动”足球——2020年5月,知名网球运动员、“瑞士天王”费德勒在《福布斯》年度运动员收入排行榜上以1.063亿美元的收入高居第一,超越了梅西、C罗和詹姆斯等足篮球明星,成为史上首位登顶该榜的网球运动员。
最后,我们来说为什么企业与品牌需要重新审视对于中国网球的投入。
过去在中国,各大品牌在大众性运动以及强势运动项目方面投入较多,如跑步、篮球、足球以及乒乓球、跳水等。Focus告诉《当代企业》,过去网球运动常被视作欧美运动员的强项,他们取得的成绩较好,球员和赛事被欧美顶尖品牌关注的机会也更多。
2005年,刚在新加坡上市的鸿星尔克曾经试水赞助了WTA广州女子网球公开赛,但伴随鸿星尔克业绩下滑,2017年后品牌对网球赛事的赞助力度就逐渐减弱。
总体来说,彼时中国品牌对这门运动关注度还是较低,即便如李娜等知名运动员,并且因为其经纪公司为国际体育营销巨头IMG的缘故,当时她签约的赞助也以国际品牌居多。
不过,在李娜为中国网球商业化运作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后,这几年中国网球运动员不断在国际赛事上取得突破,并且多点开花,这为品牌破圈创造了契机。比如郑钦文的代言中,从威尔胜到支付宝,从业内到跨界,几乎无所不包。
“网球赛季几乎可以覆盖全年,且选手需要去到世界各地参加比赛,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渗透(能力)比较强。”Focus提到,许多中国企业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诉求,如今都可以通过网球赛事实现。
此外,好成绩也在推动更多中国消费者认识网球、接触网球,与国际接轨。据ITF(国际网球联合会)统计,中国网球场数量已排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更广的分布、更低的接触门槛,意味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品牌,都可以借助这一运动项目,去抓住中国正在增长的网球受众人群。而网球重时尚、高消费、自带圈层社交的高净值用户特性,恰恰又是诸多品牌在做产品营销时所看重的。
可以说,未来中国的网球场,既是赛场,也将是各大品牌与企业竞逐的名利场。随着更多中国网球名将的诞生,网球这一行业势必将在中国市场爆发出令人期待的新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