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校一点通 励志故事

我国距离“制造强国”还有多远

2022-05-05 08:50:26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正在制定《中国制造强国2025规划纲要》,总的目标是,到2025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初步由大变强。2035年走到世界的前列,成为制造强国。
  在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制造强国战略——能源装备课题组组长陆燕荪看来,2020年~2025年,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制造行业及电能转换技术方面的一些先进技术能够率先突破,达到世界强国的水平。现在从指标体系上看,中国仍然处于第三方阵,即2025年进入第二方阵,2035年进入第一方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非常快,从制造业总体指标来看,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门类比较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体系,但是应该看到,我国还不是制造强国,我国装备制造业到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应该承认,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首先,美国高端制造业无论是技术、知识产权还是品牌等,几乎清一色为美国“血统”,而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技术一般源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技术供给率不高,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其次,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一直依托其全球领先的研发基础、金融服务以及丰富的新技术产业化经验支撑,而这方面恰恰是我国制造业的弱点。
  除了“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不足,低端制造产能过剩”之外,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值比重较低,企业的设备成套及工程总承办能力与国外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在中国工程院配合工信部规划所做的专项课题《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中,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能源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企业和部分优势领域率先突破,实现又大又强。一是强化制造基础,加强基础、共性技术支撑体的建设。二是建立自主创新基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完善产业链,实施“一条龙”推进战略,培育“专、特、精”企业群体,实现关键基础零部件国产化。四是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实施以可靠性为核心的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品牌策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