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校一点通 社会资讯

春风化细雨 润物细无声 —— “双新”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2022-04-12 10:08:35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教室环境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2020年以来,河南省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已经开始实施,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道德习惯、集体意识、核心素养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主导,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班级文化建设的持续加强,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了解班级文化的内涵结构,把握班级文化的特点,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核心素养、道德情操的教育功能,就非常必要了。

一、理解班级文化内涵结构

百度百科对于文化的解释是这样的: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班级文化内涵是通过教室设计、班风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形成积极的道德认知,将内化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级文化需要从两个方面建设:第一是进行物质文化建设,即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如教室设计的独具匠心,教学设施的现代化,班级环境的小绿化等;第二是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如教室墙面、板报的设置,文体活动的开展,班级制度文化的构建等。班级文化把积极的价值观念和人生信念注入学生的心中,引导、规范和激励着学生行为。

二、把握班级文化魅力特点

    (1)具有观赏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通过各种物化形象展现班级文化内容: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桌椅摆放、环境卫生打扫等。学生布置栏目“我最棒”、“学海泛舟”、“心愿心语”、“图书角”、“荣誉栏”等,是教室里最亮丽的风景线。班级文化的艺术形象,要有观赏价值,又能引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

   (2)具有独特性。

每个班级都有着不同的学情,这就决定了班级文化内容也不能雷同。班级文化建设中不能互相抄袭,照搬雷同。每个班级都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特色班级文化内容,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比如创立班风“明志、勤学、慎思、静处”、班训“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拼搏进取,永争第一,我努力,我精彩”“良心无愧信心无畏,恒心无敌青春无悔”、班歌、班级誓词,要独具特色,形成班级自豪感、归属感。

 (3)具有发展性

班级文化要随着社会、时代、学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更新、创新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体现鲜明的时代色彩。例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需要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把个人梦与国家梦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高远志向。

     (4)具有渗透性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是无形的,如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在每一节课堂,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递传承,思想意识的渗透。名人名言日日换、励志文章墙上挂、文体活动常常办,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创新班级文化,接受班级文化的熏染,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5)具有实践性。

班级文化需要师生共同建设,需要动手实践,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在学生发展中的活力。如举办演讲会、歌咏会、读书交流会、书画展及各种文体活动,完全可以放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发挥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道德情操的促进作用

 (1)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健康心理

高中阶段的学生,充满着无限的精力和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尤其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多彩的班级文化可以适应中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看到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认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班级环境、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培养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

班级文化具有艺术欣赏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培养学生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塑造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通过室内小绿化,摆个花盆、种些花草,把自然美呈现给学生,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审美愉悦;通过墙报、小报等形式把美育内容展示出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朗读诗歌、聆听音乐、欣赏画展、观看电影等,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及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的品德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不知不觉地被班级文化所展示的风采所感染,从而激发了欲望,启迪了智慧,陶冶了情操。

 (3)形成认知导向,规范学生行为

班级文化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和享有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当中生活,学生必然受到有形的或无形的、有明文规定的或无明文规定的等各种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如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各种活动的基本要求,以及师生的行为习惯等,都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这种规范作用,有助于学生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试想一下:面对光洁的地面、优美的环境,谁又会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呢?面对雪白的墙壁,又有谁会乱涂乱画呢?

 (4)增强协作精神,强化集体意识

 班级文化建设是以教室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方向,以塑造班级集体形象为行为要求。这就要求每名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无行压力。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班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集体主义观念。

 (5)树立竞争意识,增强进入社会的能力

班级组织创建的各种竞赛活动对学生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举办的学生演讲会、书法比赛、篮球乒乓球比赛、田径运动会等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锻炼。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练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构建和谐班级,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需要学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一定能做到“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
标签: